作為老板,首先要經常了解自己的基礎,知道自己的家底,其次要找到稱職的人來擔負起組織運行的責任,把你的上層建筑理順和理好。當然,在企業的所有問題中,最關鍵的在于利益分配機制和運營管理機制的問題。有專家或讀者可能會認為,國內企業那么復雜,管理哪有這么簡單,站著說話不腰痛。實際上,當我們將企業運行的種種現象,用哲學的方法來高度抽象,便會發現管理原來并不是那么難的事情。下面,我們來談談中國企業高層所面對的管理困境與對策。
第一,劣根文化,我們能夠突破嗎?
在與一些職業經理人交流時,他們認為,不管國企,還是民企,都程度不同地存在劣根文化,任人唯親或任人唯近,內部關系錯綜復雜。管理改革新思路推進起來,困難重重,一個在外企看起來很簡單的問題,在國內企業卻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搞定。即使搞定了這個問題,又會以另外的方式再出現。企業價值觀難統一,操作難以標準化,并且不能形成規范化的體系運作。正當好不容易讓各項管理改革推進順利之時,卻有人基于某種利益或動機在背后說三道四,如取得較好業績卻又有"功高震主"之嫌。正是"明槍易躲,暗箭難防".縱是在外企具有資深經歷的職業經理人回到國內企業,鮮有不折戈沉沙者。
一些老板也認為,國內職業經理人操守存在問題,職業能力沒有標準化,人性難以掌控。每個職業經理人一進來,馬上就不分清紅皂白,四處出擊,把企業折騰得差不多了,業績沒上去,待遇拿走了,剩下一個爛攤子要自己來收拾。面對這種情況或曾經的經歷,老板們更習慣于把企業控制權放在自己手里,無論大事小事都自己來抓,讓其它人來做放不下心。畢竟企業是自己的孩子,讓保姆來全程撫養,風險太大。
應該來說,上面老板與職業經理人的看法都是有一定道理的。在企業管理當中,我們通過高層團隊真誠的努力,完全可以在企業內部建立起信任文化和信任機制。雖然許多中國企業高層還不能算嚴格意義上的職業經理人,但企業高層在企業中所起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。
為了消除企業內存在的劣根文化,企業高層應該做到以下幾點:一、領導成員間要持務實、開放心態,大家都要開誠布公,不斷開放視野,加強對經濟環境和市場形勢的研究;二、企業重大事務要形成科學的決策機制,民主討論,集中決策,本部門負責人對由本部造成的問題負責,由最終拍板人承擔領導和指揮責任,決策委員會成員則按照會議決議和達成共識行動,出現異常情況時要將信息及時反饋,不得將可能影響決策質量和執行最終結果的因素隱藏;三、要徹底根除幫派思想,領導班子的團結穩定為第一要務,以關注企業的健康運營和創造最大價值為思考出發點;四、要減少對人性的主觀判斷,確立客觀、公正和科學的績效標準,建立職位能力勝任模型和科學的評價人才機制,以業績和數據說話;五、要知人善任,敢于激發組織潛能,一個優秀的組織,總是會不斷有年輕有為的人才涌現,高層領導要大膽使用,破格提拔,同時對于現領導團隊也要有更多的學習提升機會,去優秀企業參觀訪問交流,借鑒先進經驗,努力做到"用人之長,克人所短",并且可以設立企業管理意見箱,建立企業內部的管理顧問團;六、要找到非正式的意見領袖,聽取合理意見,根據企業實際情況,勇于創新,不斷改善內部員工的福利,提升工作環境質量和生活質量;七,要以身作則,高度遵守企業組織紀律,不濫用職務權力和其它影響力,不以私損公;八、要在企業內倡導平等、學習、包容和敢于進取的文化。
我認為,中國市場經濟發展到今天,全球化的商業思想已經滲透到每個人的意識里,但還沒有自覺地轉化為行動指南。與國家大商業文化環境的改造相比,企業文化的改造是一個更容易見成效的工程。一個企業從它創建到發展,雖然會不斷有新成員加入,但它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可相對穩定,而且隨著企業老板和高層管理團隊的成熟,管理視野必將有大幅提升,從而也有利于企業文化的提煉和升華。當然,企業的形成過程中,我們總會形成一些消極的文化,而且它不是以官方的形式存在,潛伏于企業深處,對于這一點,我們要予以高度注意。不過,只要企業老板和高層管理團隊能夠達成共識,創新企業文化并非難事。我們要相信,只有將平衡打破,我們才能突破,獲得新的飛越。雖然我們總習慣于安逸的環境,但市場卻根本不容我們有喘息的機會。為了企業能走得更好,走得更長遠,我們必須別無選擇地消除劣根文化,創造適應于市場的新型文化。